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韩雪萌
编者按:产品、综合服务和科技信息是保费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对于续期保费占比较高、线上渠道完善、代理人线上开展业务稳定的保险公司,疫情对其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疫情结束后也将率先修复。依赖银保渠道等线下渠道的保险公司在疫情中将出现差异化表现,率先转型线上、提升线上服务、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保险公司将脱颖而出,而应对疫情不及时的公司在新单承保、流动性等方面将面临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带来一些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中国经济有强劲韧性、潜力和活力,中国有信心和能力打赢疫情阻击战。”2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外交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如是说。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也受到冲击,但是,正如中国经济一样,保险业经过这轮冲击,通过产品的结构调整,会走得更稳、更好。当前,疫情对保险业有多大影响?这些影响又将对未来产生哪些变化呢?
寿险业务冲击最大
2月17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0.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2万亿元,增长12.2%。其中,产险公司总资产2.3万亿元,较年初下降2.3%;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7.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1%;再保险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16.8%;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亿元,较年初增长15.0%。
但是,时光的指针刚迈入年,这份看上去还不错的成绩单,就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年,保险行业的成绩单还会延续这份光彩吗?
业界普遍认为,疫情的确会影响保险行业的新单销售,尤其是对于寿险行业,其全年新单销售大部分来源于一季度的“开门红”。根据市场的正常估算,平均而言,一季度新单总量在全年的占比一般在40%至50%之间,这次疫情来得迅猛,又恰逢寿险业务开门红的关键时期,将各家保险公司本来布好的棋局打了个措手不及。无疑,这将给保险公司的全年业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人身险业务依赖于个险,即代理人销售为人身险的第一大销售渠道,而代理人业务拓展方式以面对面推销为主。寿险业务主要依靠代理人团队的直接销售,疫情防控无疑会大幅降低代理人的活动率。疫情当前,平时忙碌的寿险代理人都闲了下来,往日的客户拜访、推荐会纷纷按下“暂停键”,这让传统的个险经营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预计一季度全行业新单保费增长将会受到冲击。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李柯莹分析指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延长、人际交往受限、多人在家隔离,代理人和客户接触受到明显阻碍。从营销员展业模式来看,营销员获客最主要的渠道是身边的熟人,因此受疫情影响较大。此外,各大保险公司代理人增员计划、线下培训将会延后,而且线上培训不能替代线下培训。上述因素对整体代理人出单和产能产生负面影响。
太平人寿副董事长张可证实了这一推测。在分析疫情对寿险的影响时,他指出,短期传统线下业务受到“致命冲击”。在疫情隔离形势下,寿险业原有现场培训、现场产说会、拜访客户、当面促成的线下营销模式无法运作,同时传统依靠面对面交流的出勤、产品培训、增员、辅导等组织发展和团队管理模式也难以开展,短期内传统线下业务基本停滞。
重庆大学教授黄英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寿险消费具有一定的潜在性,需要激发才能得到释放,而客户对财产保障的意识更强,财险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总体来看,疫情对寿险发展的影响较大。目前,保险业务发展以线下销售为主,特别是寿险和健康险。严重疫情使得业务发展受到明显压抑。
此外,银保渠道是我国人身险保费第二大渠道,多年来,个险和银保两大业务渠道的合计保费贡献占比九成以上。受疫情影响,银行网点春节期间延迟开门、节后网点轮换开门,且受担心传染影响,客户经理主动销售保险意愿及客户交谈意愿均显著下降,不利于银保渠道产品的销售。
非典时期的经验也给专家们现在的估算提供了一定依据。
黄英君称,从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来看,寿险保费增速有所下滑,年1至5月寿险单月保费增速同比分别增长64.1%、35.7%、22.0%、34.8%和19.8%,同比增速出现了全面下滑。
李柯莹分析,虽有线上拓展模式缓解一定压力,但线上拓展占比较小,难阻新单下降。参照年非典期间保费收入走势,非典显现期限和本次疫情较为相似,也是从2月开始逐步扩散。非典于5月中旬后明显趋缓,7月疫情完全解除。非典疫情发展期间,单月保费同比增速放缓,疫情缓解后,受益于居民健康保险意识的提高和非典健康险产品的开发,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年5月、6月和7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长3.09、2.65和1.58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17.13%,寿险产品与非典关联度不大,考虑到需求端后移仅6月增速反弹较高。
负面影响有限
虽然寿险业务收缩严重,但疫情会刺激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险的需求和觉醒,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仍是一个重大利好。随着人们对健康、医疗以及疫情防护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