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
这两天,保险公司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消息,不少网销保险产品即将下架的消息满天飞。
有人说了,你看,网上买保险不靠谱吧,说停就停,说不干就不干,不如跟我买保险靠谱。
有人说了,“网红”保险要没了,要不要赶紧抢点?
大家稳稳神,先别慌好吗。
听猫妹慢慢给大家再捋一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确实,有几家保险公司官宣了明年1月1日起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
目前已经确定的保险公司有富邦财险,信泰人寿、海保人寿。
预计后面还会有。
这里面,像信泰人寿估计知道的人比较多,因为它家推的达尔文重疾险,还有养老年金,反响还是挺不错的。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网销的保险,预告了今年12月份会陆续下架。
像晴天保保少儿重疾险,守卫者3号重疾险、康惠保旗舰版重疾险,华贵大麦系列定期寿险,小蜜蜂意外险,爱无忧意外险……
说实话,这里头还是有好些个明星产品的。
也难怪不少人犯嘀咕。
保险公司这一通操作,如果不明就里,还挺吓人。
怎么好好的,互联网保险就集体“提桶跑路”了?
大家莫慌,这些操作,都跟监管要求有关。
今年10月22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里头对保险公司(不包括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做出了多项硬性要求。
比如,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核心偿付能力不低于75%;
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连续四个季度责任准备金覆盖率高于%;
保险公司公司治理评估为C级(合格)及以上;
……
也就是说,想在网上卖保险,保险公司要先拿到“门票”。
如果公司的指标没达标,其他渠道不受影响,但明年1月开始,就不能干互联网保险了。
就拿富邦财险来说,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它的当季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76%,显然并未满足“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的要求。
监管除了对卖保险的公司有硬性指标要求,对卖什么产品,产品怎么备案,也有要求。
网销产品名需备案带有“互联网”三个字,才能在线上销售,并且仅在线上销售。
如果保险公司想在网上卖保险期间十年以上的年金险、储蓄寿险(不含定寿),还有其他约束条件。
所以,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就得在年底前下架,要么不卖了,要么重新备案后再上线。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并不是说保险公司自己要“跑路”,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几年,互联网渠道真的是很亮眼,不少中小保险公司把它视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因为对人力的要求不高,只要产品够好,就可以被更多人看到,算是给了不少保险公司展示舞台。
但是呢,随着这个渠道的壮大,大家争得红了眼,有点只要保费不顾风险。
同时,有些脏乱差的勾当也就起来了。
借用那句比较有名的话,就是“坏人上网了”。
所以呢,监管不能坐视不管,对起了乱象的互联网保险动了惩戒之心。
于是手起刀落,该约束的约束,该限制的限制,该划界限的划界限……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啊。
拼命搞价格战不顾风险的,先别玩了。
拼命给高收益不怕利差损的,先别玩了。
套路用户挖坑的,先别玩了。
……
但互联网保险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天地广阔,又是新生代喜欢的投保方式,任谁想放弃都很难。
所以,猫妹觉得,保险公司只是暂别。
未来条件具备了,还是得回来的。
毕竟拉人头卖保险,卖不出去就走人的人海战术老路,也着实不好走。
市场环境整治,对咱买保险的人来说,也是好事。
市场越规范,我们买保险的越踏实。
当然,可能也有弊端,就是价格可能未必那么美好了。
你看,这几年的互联网保险爆款,还是主要以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为主。
只有少数大公司参与,比如平安,属于大公司里“网感”好的。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险,性价比很不错,刷新也快,紧跟节奏;还有小顽童意外险,也是少儿意外险的“常青树”。
但更多的大公司,还在观望。
接下来说说对咱们的影响。
之前买了网销保险产品的,别慌。
即便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又没跑路。
该服务服务,该理赔理赔,保险公司还在那里,等着你去找它。
不会赖账,不会不认。
就像信泰官宣的,“之前购买的公司保险合同不受任何影响,公司将严格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履行保险责任,并持续提供保险保障和服务至保险期间届满。”
大家放一百个心。
至于有些网销产品要下架了,下架前能不能入手的问题。
猫妹说,随缘吧。
因为有些事情,说不好。
这里头,有些产品,下架是为了重新上架,重新备案后还会再出来,想买还有机会;
有些产品,下架就是真的下架了,再也不回来了,至少,信泰的产品肯定不会再有了。
如果你真的看好这个产品,那么就下手。
风险不等人。
如果你纠结,那么就扔个硬币?
愿赌服输。
就像新版重疾定义出来前,不少人犹豫,等还是买。
有人选择等,等来了新定义,也等来了保险公司不约而同的“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