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助力保险业发展

□马向东

生物识别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将成为即将到来的新科技应用三大风口,而在与人的安全无缝连接和交互上,物联网、人工智能也要依靠生物识别技术。众多行业的变革和创新需要生物识别技术的助推,这也包括金融保险业。生物识别技术由于安全可靠及更好的用户体验,较比传统核身手段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正获得许多金融保险机构的青睐。

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的指纹、面相、虹膜、DNA等固有生理特性及声音、步态、笔迹、键盘操作习惯等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不易伪造、不易被盗、随时随地可用等特点,较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安全、准确、保密、可靠、方便。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识别技术,已被许多领域利用于身份认定。生物识别技术产品易于与电脑、互联网及安全、监控、管理等系统配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生物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人脸识别技术向3D感测趋势发展

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人脸识别(通常称人像识别或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应用最为广泛。人脸识别在技术上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对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进行采集,并自动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做一系列的相关技术识别。

人脸识别已不是新技术,其算法技术的演进至今已有20多年,以往常用的2D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平面图像的识别方法(如在智能手机中前置单摄像头实现人脸识别),易受干扰,准确度、安全度也不是很高。目前推出的3D人脸识别正成为新趋势,3D结构光技术的精确度能达到毫米级别,用于面部解锁的容错率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一,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3D散斑结构光技术与应用,3D编码结构光技术上的突破,使人脸图像识别算法技术取得新进展。除3D结构光技术外,TOF技术也能够实现3D人脸识别等应用,而由于TOF技术的本质是发射脉冲,脉冲作为一种不可见光,传输距离要比3D结构光的透射点远得多,这也使得TOF技术相比3D结构光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测距、给远距离物体3D建模等等。

指纹识别技术从光学式发展到生物射频式

指纹识别即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其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学形态学、小波分析等诸多学科。指纹识别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正确提取特征和实现正确匹配。第一代的光学式指纹识别系统,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验,一定程度上适应温度的变化,较为廉价,可达到DPI的较高分辨率。但该系统存在体积较大、不易集成等问题。

目前该系统已发展出屏下指纹技术(不影响智能手机的屏占比),或将普及。第二代的基于硅半导体的电容式指纹识别系统,可靠性高,尺寸小,易于集成,应用较为广泛。第三代的超声波式指纹识别系统,已发展出3D指纹认证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识别能力(可识别出三维细节和独特指纹特征)、适用性(更稳定、精确)和集成性。目前,生物射频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应用,该技术通过射频传感器产生高质量图像,对各种因素的困难手指通过可高达99.5%,防伪指纹能力强(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能够应用于可移动及大小不受拘束的任何领域中。

虹膜识别技术的市场需求巨大

虹膜识别技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防伪性等优点,是当前应用最为方便和精确的一种生物识别方式,多应用于安防设备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并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而虹膜识别模块在移动商务、移动政务、移动银行、移动信息服务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移动应用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论是行政部门、企业团体还是个人,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在不断提升。而生物识别技术(包括人脸、指纹、虹膜、指静脉、语音/声纹等不同识别方式)也向着更加高效、便捷、微小化、低成本等趋势演进,其下游的应用场景从出入境、考勤、门禁等传统领域向移动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加快渗透,认证、支付、解锁功能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高。

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

客服环节

利用语音语义识别技术,可以使智能客服与客户无障碍交互,对客户的任何需求,智能客服根据语音语义技术能够迅速回应,给出相关业务办理规定。运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技术系统,会自动依据档案对人脸、声纹的相似度进行提示,从而对客户身份做出精准判断,能够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结合大数据应用,智能客服通过脸谱、时光轴、锦囊等核心功能,可以分析掌握客户的习惯、偏好等,进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销售环节

人脸识别技术在保险销售环节的应用是通过面部数据采集来推测客户的性别、年龄、婚姻及生育状况等,迅速确认客户身份;同时利用风险防御模型预测出客户的风险防御能力,通过人际交互等技术洞察客户需求,从而智能地为客户推荐一套适合的保险购买方案。

投保环节

以往的投保流程繁杂,需要客户带着身份证、户口本等一系列材料到保险公司证明自己,若投保人寿保险还需要体验,等待期较长。而客户不愿长时间等待,希望立刻拿到自己想要的保险,漫长的等待是导致客户不愿投保商业保险的一大原因。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大幅缩短投保流程,提升交易效率,使保险消费者增加投保意愿。寿险公司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的面部分析及其他数据,对投保人预期寿命进行估计(使用预期寿命估算值进行政策审批和投保价格决策),让投保人在较短的时间能够在线投保人寿保险,不需要再进行体验。

保全环节

人脸识别+APP,让保险保全服务更加智慧便捷。险企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客户需要变更保单信息、更改绑定手机号码、退保等业务服务时,通过专设的APP服务系统将手机现场拍摄的照片与数据库中的照片模板进行对比,1秒钟就能够科学客观的实现客户身份验证,让客户与产品之间零距离。人脸识别技术嵌入到服务场景中,实现精准核身的自助化及风险管控的智能化,彻底解决了冒办、代办等风险,使客户账号资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让客户随时随地通过刷脸就能完成自我证明便捷体验。

理赔环节

生物识别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已应用于理赔环节,通过系统自动识别理赔凭证(将后台的标的照片以部位维度进行智能分类,再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损伤程度评估)、进行生物验证身份,加之理赔报案人的信用记录,可以快速完成理赔程序,减少人为干涉,降低险企人工成本。

风险定位方面

利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身份进行鉴定并匹配风险画像,再依据风险预测、关系网络、反欺诈等计算模型给出的结果,从而定位客户及代办业务的风险等级。

自助办理方面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影像识别、医联网等技术及资源,借助决策树、电子签名等手段,能够支持并完成90%以上的低风险业务的自助办理。

生物识别技术助力保险业发展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保险领域还是一种辅助手段,尚未形成主流应用。随着生物识别的算法不断优化创新,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将日趋丰富,诸如应用于远程保险业务(远程视频柜员机可以实现刷脸或刷掌静脉业务落地)、转账取款(传统的大额转账大多需要去柜台办理,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可完全实现自助转账取款,用户无需再到柜台进行大额转账,方便快捷)、支付结算(生物识别支付省去了手机、银行卡、现金等硬件环境,直接通过生物特征与账户进行关联,支付时扫描生物特征,与云端注册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确认身份即可完成支付)和更便捷的核保核赔等场景。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保险服务中,推动各项服务掌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真正在保险领域实现互联网保险闭环。同时,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存在引发风险的担忧,应用于保险领域,更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0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