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保险公司的事情。保险公司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
1、大公司会不会理赔比小公司更快?小公司会不会有意为难不理赔啊?
2、小保险公司将来会不会容易破产,如果破产了我的保单是不是就作废了?
所以很多人买保险都倾向于“大”品牌、“大”公司。包括很多我们的同业在分享或者测评的时候都会带上“大公司、大品牌”之类的字眼。
但是今天的分享就是让你知道在保险行业里从来没有“小玩家”。
很多人说的出口的保险公司似乎只有什么平安、人寿、太平洋、新华……嗯……还有人保……
然后可能就不能再说出几个了。
其实中国保监会目前在册的,连同寿险、产险、养老健康险等公司数量总计超过家,按集团品牌归属后总计数量也远超家。
如果你只知道几家并不是你无知,而是跟每个公司的宣传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有的公司喜欢做广告,有的公司喜欢做口碑相传,有的公司则更偏爱渠道商。
比如平安人寿,最擅长代理人战术,基本上你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平安的代理人。其次平安也喜欢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名气非常大。
比如众安保险,主打的网络销售战术,节约成本,一直在亏本,有人觉得不靠谱,但人家的大股东是大名鼎鼎的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呀。这都不靠谱?
“大”公司的“谎言”
你感觉的大公司可能只是被广告蒙蔽了你的双眼。
慧姐看了目前已经在国内上市交易的4家保险公司近几年的财报,广告支出如下
以前的是播放广告宣传片、树立广告宣传牌等传统硬广告,而现在,保险公司的广告宣传渠道更加多元,载体更加丰富,形式更有创意,明星代言、电视电影植入、地铁海报等,无孔不入,润物无声,使品牌能够深入人心
所以说你不知道别的保险公司不奇怪,毕竟四大上市险企平均每天豪砸七千多万打广告不是白花的。
“小”公司的深藏不露
开一家保险公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要有两大要素:有钱且有实力
有钱
首先你得有钱,法律规定至少2个亿,即便只是在一个城市开设保险公司,都得老老实实地把2亿元人民币存在银行里。目前实际的出资情况都是在几十亿。
有实力
只有钱也没用,股东必须要有实力,要信誉好,准备在保险行业奋斗终身,不是来挣快钱的。
先来说两个你可能比较熟的“小”公司
华夏人寿/天安人寿
注册资本:华夏亿,天安亿。
年总资产:华夏超过亿,天安超过亿
主要股东:明天控股有限公司
华夏人寿本身还是中国平安的第四大股东
还有随便举例几个合资保险公司
工银安盛人寿
注册资本:.05亿元
中方股东:中国工商银行(宇宙第一大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国企,强)
外方股东:法国安盛集团(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目前是第一),年历史)
中意人寿
注册资本:33亿元
中方股东:中国石油
外方股东:意大利忠利集团(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年历史)
光大永明人寿
注册资本:33亿元
中方股东:光大集团(国务院直属,强)、鞍钢集团(国企集团,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器?你懂的)
外方股东:加拿大永明金融(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年历史)
中德安联
注册资本:20亿元
中方股东:中国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信托公司嘛你懂的)
外方股东: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
注册资本:7亿元
中方股东:上海联和投资公司(国资委下属)
外方股东:美国大都会集团(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年历史)
保险公司的区别
销售能力
“大”保险公司国内四五线城市都会铺设营销网点,百万级别的保险代理人朋友圈转发的营销话术都是统一设计好的,这样的保险公司肯定销售能力更强。
而有的保险公司销售渠道有所不同,销售能力更弱一些。
理赔勘察
网点多的保险公司一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跟当地的医保局、医院都有密切合作,所以一旦发生理赔案例,而网点少的保险公司往往很难跨省查到被保险人的数据。
特别是最近几年,网销保单开始兴起,有些保险公司在理赔勘察方面不足。
而且保险法有规定,自接到理赔报案到下达正式理赔意见,不得超过30天。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里,保险公司必须给出明确的赔或不赔的结果,并告知原因。
所以网点多的公司在这方面就得心应手了,一旦接到理赔报案,往往在当地就能查个底朝天。
理赔时效
不同保险公司的流程不同,处理速度不一,确实存在着差距。但是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理赔时效都在1-2天内就能完成。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实现的电话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