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来临,消费者权益保护再起热潮。在保险行业,也存在一些不合规的行为,或将损害消费者权益。对此,蓝鲸财经梳理了一些频发的“陷井”及风险提示,供金融消费者参考,以避开购买、理赔上的那些“坑”。
违规销售“花样多”,专家:不应将价格作为购买的唯一标准
首先是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产品。
其次,有的销售人员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宣传,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例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有消费者指出,在其购买的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中,实际分红与当初保险经理承诺的不一致,实际收益较宣传收益低等情况。
而在保险产品的存续期间,也会发生”退保理财“的骗局。具体流程包括先通过拨打保险消费者电话等方式,自称是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之后再声称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以“客户售后服务”、“保单收益升级补偿”、“赠送礼品”等名义推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劝说保险消费者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可获补贴、退保资金转购“理财产品”可获贴息或领取旅游券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贷款后,购买“理财产品”。
而出险理赔方面,也有消费者遭受困扰。以车险为例,存在部分保险公司在出险时推荐或指定消费者到指定4S店定损或者修理,而原因或为存在合作关系,这也导致存在不能就近修车、修理时间长、修理质量不能保证等问题,或拉长理赔时间等,损害消费者自主权益。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蓝鲸财经表示,“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不应将价格作为购买的唯一标准”,他指出,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例如看该产品提供的保险保障和服务水准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有助于化解自己的风险等,避免盲目投保而造成经济损失。”
地方险企欺骗投保人现象频出,专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