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时报
根据年年报数据,人身险公司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分列前三;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汤巾
围绕着严监管、回归保障、扩大开放等关键词,中国保险业步入价值重塑的新阶段。而在市场风雨洗礼中,有的公司乘风破浪,有的公司却裹足不前。
步入年,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保险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新单业务下降、营销队伍发展受阻等困难,这让一些本来就经营不善的公司雪上加霜。
从业绩表现来看,哪些险企亮起红灯,正在承受较大经营压力?一年一度的《中国险企亏损档案》即将揭晓答案。《投资时报》研究员对家披露了年年报的保险公司进行排查,其中54家业绩亏损公司浮出水面,包括25家人身险公司和29家财险公司。
在人身险公司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排名前三;而财险公司方面,前三名依次是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
《投资时报》研究员还发现,在上述54家亏损公司中,有5家年转盈为亏,成为亏损档案的新晋者,包括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安诚财险、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华农财险。
同时,数据统计也透露出一些好消息。若与上一年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长城人寿、昆仑健康、东吴人寿、永诚财险、国任财险等18家险企年扭亏为盈。
三家险企亏损额超10亿
总体来看,年亏损险企数量要少于年的67家,名次变化也较为明显。
在全部54家亏损险企中,天安人寿、渤海人寿、天安财险三家公司去年亏损额超过10亿元,而年这一阵营中包含幸福人寿、长城人寿、长安责任险、众安在线四家公司。时隔一年,全部换了新面孔。
数据还显示,年亏损额在4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有富德财险、招商局仁和人寿、泰康在线、众安在线、安诚财险五家公司,分别亏损6.68亿元、4.97亿元、4.84亿元、4.54亿元、4.3亿元。
人身险方面,天安人寿、渤海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年亏损额分别为66.01亿元、13.95亿元、4.97亿元。
天安人寿成立于年11月,经历发展后本已走出亏损期,在年至年连续四年盈利。然而年却突然出现巨亏,令业界跌破眼镜。根据年报,该公司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亿元,同比减少11.07%;营业支出为.86亿元,同比增加17.51%。营业支出中,退保金和保单红利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82%和.25%。对于亏损,天安人寿方面曾对《投资时报》解释称,其目前处于价值转型期,虽然出现了暂时的经营亏损,但不会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天安人寿继续亏损11.76亿元。而欣喜的是,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3亿元,显著高于去年四季度的48.87亿元。
再来看渤海人寿,其亏损额从年的7.68亿元扩大至年的13.95亿元,增加了6.27亿元,在各保险公司中最多。而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实现盈利1.43亿元。6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核准吕英博担任渤海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新掌舵者的到来能否让该公司今年业绩咸鱼翻身,尚待观察。
财险公司年亏损数量从上年的36家降至29家,天安财险、富德财险、泰康在线亏损额排名前三,分别为40.68亿元、6.68亿元、4.84亿元。
天安财险此前几年保持盈利,但因早期的理财险产品出现错配,迎来千亿级兑付压力,并遭遇业绩变脸,今年以来成为舆论焦点。为弥补现金流缺口,其甚至清仓持有的兴业银行(.SH)股票“救急”。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净现金流为-2.57亿元,除部分支付退票外,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已经全部兑付完毕,公司流动性风险得到了释放。理财险兑付完毕之后,如何进一步改善流动性及盈利状况仍是该公司面临的课题。
一直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