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pk华贵没听过的保险公司的保险能买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30岁的小王,今年荣升为超级奶爸了。

妻子在家全职带宝宝,所以家里只有他一人上班赚钱。

有房有车有娃的同时,贷款加上奶粉钱,让小王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小王想给自己买一份定期寿险,万一自己有什么事,老婆孩子的生活不至于陷入困境。

小王算了算,没还完的贷款加上养孩子的钱,自己起码需要买万额度。

接下来问题来了,去哪买呢?

正好小王妻子的同学是平安人寿的代理人,于是找同学要来了平安的定期寿险产品

产品发过来长这样

这是一款消费型定期寿险,保障责任很简单,只保身故。就是人没了,赔钱。

如果人一直在,保费就消费掉了。

万保额,保障30年到小王60岁,每年保费元,交费20年。

小王觉得看起来好像还可以,每年给保险公司,万一有大的风险人没了,就能赔给家人万。

只是想想如果没发生风险,交20年一共消费了14万,还是有点多。

就想再看看别的公司的产品。

于是小王上网查了查,搜到了一款叫“华贵大麦”的定期寿险

乍一看,好奇怪的保险名呀,保险公司叫“华贵人寿”,完全没听说。

小王算了一下保费,一算吓了一跳

同样万保额,保障30年到小王60岁,交费20年,每年保费只有元。

同样的保障责任,保障时间和额度,保费居然只是平安的五分之一!

妻子的同学说,别买小公司的产品,小公司倒闭了你找谁去?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平安大公司,大公司才有保障,才理赔好。

小王犹豫了,平安确实是大公司,可面对完全一样的保障,却贵出5倍的保费,实在下不去手。

华贵人寿呢,真是没听说过,买这个公司的产品安全吗?

很多人在买保险时会有这些疑惑:

选择保险公司,是考虑公司的知名度呢,还是应该考虑保险公司规模的大小?买保险,是不是只有听说过的大公司才更靠谱?咱们来探讨一下,我们购买的保险产品的安全性,跟保险公司的知名度、大小这些到底有什么关系。

先来聊聊保险公司知名度这个话题。

目前,我国经营人寿保险的保险公司已经有91家,你听过的有多少家呢?

是不是有平安,国寿,太平洋,再加个友邦?

估计能说出名字的不足10家,也就是说大部分保险公司,老百姓都没听说过。

像平安、太平洋这类内资的保险公司,因为成立时间相对长(二十几年的历史),广告投入力度大(平安的广告费每年几百亿),代理人人数众多(数以百万),所以老百姓都听说过。

但由于经营策略不一样,很多保险公司很少做或者从没有做过广告宣传。

还有很多保险公司没有自己的代理人队伍,他们把产品放在网络上和经纪渠道销售。

就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像平安的代理人、国寿的代理人这样,能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保险代理人。

所以,老百姓自然没有听说过这么多家的保险公司。

那我们没听过的那些,都是些什么公司呢?

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

中英人寿是由中粮集团和英国的英杰华保险集团合资组建,于年成立。

英方爸爸:英杰华保险集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保险集团,成立于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英国排名第一,世界第六大保险集团。

肯尼迪、丘吉尔都是英杰华的客户,它还是泰坦尼克号的重要承保公司之一。

中方爸爸:中粮集团,已经连续22年跻身世界强。

品牌和产品涉及食品、粮油、电子商务、地产等领域。

蒙牛、福临门,大悦城,这些都是中粮的!

再来一个,

工银安盛人寿

中方爸爸:宇宙第一大行——中国工商银行。无需介绍。

外方爸爸:全球第一保险集团AXA安盛集团。

如此强强联合,谁能说这些背景雄厚又行事低调的保险公司是小公司?

除了这种合资保险公司,还有很多新晋的内资保险公司,在近些年发展迅猛,

华夏人寿,天安,前海,君康人寿等等,一个个都实力不俗。

比如华夏人寿,在四五年前还没什么人听说过,或以为跟华夏银行是一家,实际没有半毛钱关系。

华夏人寿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致力于开发性价比高的优势产品抢占市场,终于在年成功跻身世界强!已经成为在我国市场份额排名第4的保险公司。

我们以为的“小公司”,都在慢慢成长为“大公司”的路上。

来看看银保监公布的年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

除了传统的内资老牌保险公司,华夏,天安,工银安盛,君康等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在前20名内。

有很多都是人们不太知道名字的保险公司,可见这些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一点也不小。

那么保险公司的大小会不会影响其理赔呢?

再来看看北京银保监局公布的,北京地区个人健康险的平均理赔时效排名

理赔速度前十名的保险公司几乎都是很少听说的公司。

排在前20名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都很快,

除了老牌公司,像华夏,长城,中英,中意的表现都很出色。

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跟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是否知名都没有关系。

一些从业人员口中的“小公司理赔慢”并无根据,只是打击对手的话术而已。

虽然很多保险公司的名字不为人熟知,但是他们的保险产品有很多都是非常有优势的。

有些代理人会说,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产不多的。因为产品的预定利率一样,用的生命表也是一样的,所以保险产品也是一样的。既然都一样,那当然还是买听说过的保险公司。

这其实是一种误导。

年8月2日,保监会宣布放开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告别了持续14年之久的2.5%的上限限制。(预定利率越低的产品,保费越贵。)

不同公司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的有4.%,也有的仍然维持2.5%的预定利率,这就造成了保险产品的价格差异。

除了预定利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会影响保险产品的价格,就是——附加保费。

造成小王看的两款定期寿险价格差距的,主要是它们的附加保费不一样。

想想就明白了,两款同样责任的产品,它们的纯风险保费是一样的。

平安人寿每年几百亿的广告费用,上百万代理人队伍的管理费用,办公场地开支等等,都要从附加保费里出。

而华贵人寿的产品在互联网销售,不养代理人,很少做广告,尽量减少附加保费,这样就把产品的保费降下来了。

聊完了知名度和保险公司大小的,没听说的公司,一点也不小,

而且理赔服务也跟公司知名度没有关系。

再来看看,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到底如何?

1.“法”——《保险法》

保险法中规定,保险公司的设立要求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而且是实缴的货币资本。

还要通过一大堆非常严格的合法合规的审核,才能成立一家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不是随便就能成立的,很多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动辄就是几十亿、上百亿。

可以说,保险公司里就没有小公司。

保险法第89条规定

“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被依法撤销外,不能解散。”

意思是,保险公司是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

保险法第92条规定

“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被宣布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接受了转让的保险合同和责任准备金的保险公司,要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简单解释就是,保险公司如果破产了,会有新的保险公司接手之前的所有保单和责任准备金,如果没人愿意接手,国务院会指定公司接手,并且保证之前客户的保单利益不受损失。

以上,保险法的条款,明确的保障了保险客户的利益。

2.“保”——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是给保险公司上保险的机构。

保险公司承保的保单,并不是把所有风险都自己来承担。而是把其中的一定比例转给了再保险公司。

通过这种再保险制度,保险公司把很多风险转嫁了出去。

国际知名的再保公司有中国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等。

当年在美国的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失去了生命,财产也受到了很大损失,以美国人的投保率,保险公司是会付出大笔赔偿金的。不过即使发生了这种灾难事件,美国当地的保险公司却没有发生亏损,反而是欧洲的一家再保险公司发生了亏损,这其实就是再保险制度保护了美国的保险公司。

3.金——“四金”

保证金保险法第九十八条规定:

每家保险公司都要在指定的银行存放注册资本总额20%的一笔资金,这笔钱除了偿还债务以外,不允许随意的动用。

责任准备金保险法第九十八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是保险公司为了履行未来的赔偿或给付责任而在每一会计年度末都要提存的资金。

公积金保险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提取公积金的目的,在于积累这部分资金,若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时,用以进行弥补。

无亏损时,则用以增强其偿付能力。

保险保障基金保险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提取公积金。”

保险公司每笔保费收来,都要计提一笔钱放在保险保障基金里,

一旦保险公司有经营的风险,就用保险保障基金来进行救助。

目前已经动用过保险保障基金来救助的保险公司有新华人寿、中华联合财险,和安邦保险。

保障客户的保单利益不受损失。

年12月,保险保障基金将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份一次性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总计40.58亿元,以12.68亿元的股权溢价退出新华人寿,完成了风险处置工作。新华人寿发展很好,还在A股H股整体上市了。

年4月4日,安邦保险集团引入保险保障基金注资.04亿元,最终重组后设立大家保险集团。

4.“偿”——偿付能力

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在每季末、每年末都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偿付能力如果低于%,保监会就将其列为严格监管对象;如果跌破安全线%,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股东增持、和限制新单业务、限制广告等等办法让保险公司尽快注资,将偿付能力恢复到安全线之上。

严格的监管机制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一定要在%以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所有客户都出险理赔,保险公司也能拿的出%的理赔款来给客户。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是14.12%,就是说如果银行倒闭,一个储户存了万在银行,银行只能拿出14.12万给储户。

现在连银行都要向保险公司买存款保险,当银行倒闭时,存款保险用于给储户赔钱。

在我国,保险公司是有国家背书的,是最安全的金融机构。

在我们选择保险的时候,最应该考虑的是保险产品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

有法律和制度的多重保障,完全不用去担心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

现在我们有91家寿险公司,未来还会更多。

没有消费者愿意看到一个垄断的保险市场。

有竞争就能打破垄断,不让任何一家公司拥有定价权。

充分的市场促使保险公司不断推出有竞争优势的保险产品,最终获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

聊到这里,相信小王可以安心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想喝咖啡了,就去选自己最喜欢口味的咖啡来喝,

记住,你喝的是咖啡,不是咖啡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8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