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和投资理财,我们该选择谁来面对意外和

今年我30岁,买一份保额万的多次赔付终身重疾险,每年得交2万5左右,掐指算下来,20年下仅缴纳的保费都要50万了,杠杆不高;甚至几乎无杠杆效应。如果要是把这笔钱省下来,拿去投资理财,到60岁后如果得病,可以从容应对了,如果没得病更好,这笔钱当养老金还可以享受晚年安逸生活。这是大多数人的保守想法,这个看似是一个很精明的方案,但是在投资回报率和未来利率下是否真的靠谱呢?

如果不买重疾险,每年拿2.5万去投资,连续投20年,不同的年复利,达到万需要多久?未来二三十年,您每年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年复利3.35%时需要30年;年复利4.37%时需要25年;年复利6.22%时需要20年。

股神巴菲特年-年的投资回报率是9.4%。我们是大时代下的个体,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收益水平也会下降。未来,利率下行也是必然趋势。在过去的20多年,我国的利率一降再降:年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曾经高达10.98%,一路跌到现在的1.75%;同样,余额宝成立之初的7日年化一度逼近7%,眼下已经在1.5%左右徘徊。

股神巴菲特是这个科技大时代下的英雄人物代表,他的投资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常人很多多。巴菲特投资三大原则,第一条:不要亏损本金;第二条,不要亏损本金;第三条,记住前面两条。

如果我们运气不错,一直在收益,在25年甚至20年就拥有了了万,但我们谁能保证疾病一定会等到五六十岁以后才找上我们呢?万元在疾病面前又能做什么了?

贝壳找房发布公告,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先生因肺癌疾病意外恶化于年5月20日去世。与此同时,贝壳CEO彭永东发文《别老左》,写道“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

在进入地产中介行业前,左晖在保险代理行业赚得第一桶金,但作为一名北漂,左晖曾饱受黑中介之苦,最终在年创立链家。年5月,左晖发起“真房源”行动,客户每发现一个链家的假房源,就赔块钱,结果10个月里赔了40万块钱。链家真房源行动引发多个同行跟进,改变了整个地产中介行业生态。

年,左晖创立贝壳找房。年8月,贝壳在纽交所正式挂牌发行上市,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5月20日盘前,美股贝壳市值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是地产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

年度理赔报告中多家保险公司显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人群正在日趋年轻化。在华夏保险的重疾理赔中,31~40岁人群占21.05%,41~50岁的占比最高,达到了39.47%。这两部分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加起来超过了理赔人数的六成。

平安人寿的数据与华夏高度相似,41~50岁人群在重疾赔付人数中的占比为32%,31~40岁为20%。从年至年,31岁~40岁的占比逐年提高。连续九年发布的《北京健康白皮书》显示,疾病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老年慢性病”,已经逐渐缠上了31到40岁的男性。仅在年,超过六成青壮年北京市民有血脂异常状况;重性精神疾病新增患者,有八成是中青年。

高血脂检出率为37.4%;

高尿酸检出率为21.2%;

高血糖检出率为17.15%;

高血压检出率为14.28%;

脂肪肝检出率为11.25%;

风险最可怕的地方,恰恰是它无法预测,随时可能发生。我们不知道意外和疾病会什么时候来敲响我们的大门。

重疾险的优势就在于,只要交过第一年保费,过了约定的等待期,保障就已经开启,保险公司就已经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提取了赔款准备金,一旦客户罹患重疾并符合条款约定,就可以申请理赔。

万一在交完第一笔保费后就不幸出险,那就是用2.5万的保费撬动了万甚至万保险金——如果买的产品前N年出险会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但愿人生中都不要出现这个万一的玩意儿。

我们也许没法很快赚到万,但通过重疾险这个杠杆,就可以随时撬动万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意外。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主流重疾险产品,大多包含轻症责任和中症责任的多次赔付。在很多保险公司产品中,轻症和中症的理赔门槛下降,轻中症责任的加入,不仅大大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也让重疾险多了一个提升杠杆的重要工具——保费豁免。

以被保险轻症豁免为例,一旦被保人发生合同条款中的轻症,不但可以得到一笔轻症赔付,后续的保费也可以免交,合同持续有效。

如果被保人恰好又是家人保单的投保人,同时保单附加了投保人豁免责任,那么家人的后续保费也能一并免了。

天安人寿去年的理赔数据显示,豁免保费的金额达到了全年理赔额的23.38%,是重疾赔付金的一半之多,超过医疗险、寿险和意外伤残的赔付金额。

我们一起来看下保险业其中的一个优秀案例:客户李先生于年5月和8月投保了6款重疾险,总保额万。年1月,也就是仅交完第一年保费后,他在小区踢球时不慎被球击中面部,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部不适等症状,医院确诊左耳失聪。6家保险公司分别以轻症或者中症对其进行了赔付,保险金合计万,同时豁免了后期数百万元的保费险,万的重疾保障则依然有效。

甘肃万天价理赔案:年9月,焦小云在业务员推荐下,购买了平安保险公司的“平安福”和“百万任我行”两份保险。根据焦小云提供的投保合同,《平安福终身寿险》保额为万元,其中有附加《长期意外伤害保险》保额为0万元(自驾双倍赔付万元);另一份《平安百万任我行两全保险》保额为10万元,合同中列举说明保险保障为“自驾车意外全残或身故保险金”给付金额万元。据此,焦小云认为,根据合同保险公司应赔付万元。在王维红驾车坠入水库当日,平安保险的相关人员即赶到现场,并参与了后续的尸检等事项。

用总保费对比承担的责任保额来衡量重疾险杠杆高低,显然是不合理的。一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这就意味着有二次赔付的可能性。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这概率估计都到十万分之一了,这辈子得一次大病不够,还得两次?

目前的恶性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高到了40.5%。随着早期筛查的普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海外就医越来越便利,未来生存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带癌生活的现象也将更普遍。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能低估生活的残酷无情。

癌症对机体免疫力的伤害,以及放化疗过程对其他器官的影响,都可能会增加癌症病人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有研究认为,乳腺癌放疗可导致以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增加。

如果条款中没有限制因同一疾病原因、同次医疗行为或同次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重大疾病只赔一次,那么获得两次赔付的可能性还会更高一些。

我们最害怕的万一来敲门,不幸得了肝癌,肝癌属于“恶性肿瘤”,确诊后可得到一次赔付;后面过了间隔期,实施了肝移植手术,符合“重大器官移植术”的理赔条件,且两种重疾不在同一组,又可以得到第二次赔付。

在工银安盛理赔中的一个案例:年11月,一位王先生于投保了一款多次赔付重疾,年11月初,他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罹患胶质母细胞瘤,第一次理赔;年5月,恶性肿瘤复发,引发深度昏迷,深度昏迷也属于重疾范畴,且发生时间超过了间隔期,于是第二次理赔。一旦发生两次重疾,那么保额就要翻一番,从万变成万了。

要是不买重疾险,用保费去投资,假设还是3.35%的年复利,达成万需要多少年呢?需要51年。如果按照30岁的年龄,51年后都81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因为大多数三十岁的人家庭事业刚起步,才开始规划一家三口或四口的未来生活,考虑其保险保障。

大时代下的任何一个人,我们无法预知生活会不会给我们当头一击,也不知道投资机会和疾病谁来得更快,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准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0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