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眼底照的千亿生意

10月26日,医疗AI领军企业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瞳科技)宣布将于10月26日-29日启动招股,并计划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码为“”。彼时,鹰瞳科技将正式成为“医疗AI第一股”。

后疫情时代,医疗AI的价值凸显,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年以来,几家医疗AI创业公司陆续开启IPO进程,角逐“医疗AI第一股”。最终,这一殊荣被鹰瞳科技拿下。

鹰瞳科技成立于年,专注于“医疗AI-医学影像AI-视网膜影像AI”领域。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预计将由年的人民币3亿元增至年的人民币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7%。在更细分的领域上,中国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市场达到8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亿元。

为什么会是鹰瞳科技摘得“医疗AI第一股”?登陆二级市场后,鹰瞳科技又将如何用一张眼底照片的生意,撬动医学影像AI的近千亿市场?让我们来看看鹰瞳科技的“致富经”。

“好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一半”

对比几家开启IPO进程的医疗AI公司的招股书,不难发现,鹰瞳科技在商业化能力上明显更胜一筹。

年、年和年上半年,鹰瞳科技的营收分别达到.5万元、.2万元、.7万元,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年全年营收,增幅明显。照此增幅,年全年营收将有望达到医疗AI行业前所未有的亿元级。

可观的财务数据背后,是鹰瞳科技六年来潜心人工智能技术和医学,从研发、注册到商业化积累的强大业务能力。

凭借独有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庞大的真实世界数据库、一体化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多渠道的商业化路径以及对行业及监管的深度理解,鹰瞳科技以领先行业的先发优势制定并建立了极高的行业准入壁垒。

除了研发、产品、资本等层面的比拼,商业化取得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好的商业模式,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甚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鹰瞳科技之所以能够率先商业化,并取得很好的营收,离不开其“S2B2B2C”的全新商业模式。

S2B2B2C即一个强大的供应链(S),这里面有生产厂商、物流和服务等,通过与千万个直接服务客户(C)的商家(B),结合人的创造性和系统网络的创造力培育出一个全新的赋能平台。

与我们常说的SaaS或B2C相比,S2B2B2C是S和大B、小B共同服务于C,S基于提供SaaS工具的核心能力对上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再通过中间平台B实现对小B的赋能,把下游的需求和上游的供给连接在一起,从而极大地提升效率。

鹰瞳科技招股书显示,其人工智能早期检测、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对于多种大健康服务场景均适用并具有宝贵价值,使得产品医院的临床科室和社区诊所,也可以向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进行销售。未来在疗养院、企业诊所等场景也皆有应用价值。

在鹰瞳科技的“S2B2B2C”商业模式中,S即鹰瞳科技,B即是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药房等渠道商,小B即分支机构或线下门店,而C则是具有不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人群用户。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鹰瞳科技推出了不同的产品组合及相关服务,最大程度地实现商业化。

1、体检中心:在多家体检中心推行AI解决方案

民营体检行业,一向是医疗服务板块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它的兴起也让人们从有病治病的时代开始跨入没病“找病”的时代。但由于医生资源短缺且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体检项目繁多,排队和取报告时间长等问题往往使得客户体验感大打折扣。

而视网膜AI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鹰瞳科技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方案,可满足体检中心对覆盖多种疾病和病灶的全面、准确、快速高效的健康检查产品的需求。其解决方案通过一次快速的视网膜影像拍照,便可以实现55种健康风险的评估,使体检中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提升检测能力。

年,鹰瞳科技与爱康国宾开始合作,截至目前,已在超过家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推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同时,鹰瞳科技也在积极将覆医院健康检查部门等超过个健康检查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产品覆盖28个省份的保险机构

保险的核心并非理赔,而是对抗风险,防患于未然。具体到医疗健康领域,防范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基于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的健康风险评估,无创、快速、准确且可重复进行,不仅能做到提前发现相关健康风险,还能持续监测健康状况,提升全社会的健康管理意识。

另外,保险业涉及大量的人工任务,如获取客户、风险评估及索赔处理等。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能够优化服务及降低成本,加快流程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升高,保险公司对识别慢性病风险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客户健康状况、提供健康管理意见、定制化保险产品及充分保障的需求不断高涨。截至目前,鹰瞳科技已与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保险和新华保险等领先的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28个省份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协助他们准确、有效地评估保险申请人和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

有报道称,仅在平安寿险,鹰瞳科技的产品服务就已在45家分公司上线,累计筛查了66万名平安寿险客户,上百家平安寿险的三级机构采用了鹰瞳科技的设备进行业务推广活动。

3、视光中心:服务于家视光中心和超百万人次

中国的视光中心正在逐步增强服务能力,以向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因此迫切需要对视觉相关疾病解决方案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以支持不断增长的新业务。

在视光领域,鹰瞳科技向星创视界(宝岛眼镜母公司)提供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提供对客户视网膜环境的全面分析,并识别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的风险因素。

另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健康风险评估,当前很多传统的视光中心或眼镜店存在的设备落后、视光专业水平低等问题也能得到解决,并有望实现单客价以及复购率的提升。

截至目前,鹰瞳科技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已覆盖了超过家视光中心和超过万人次,预计年将覆盖家门店。

4、药房:与高济医疗等展开合作

有数据指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亿元,同比增长8.4%。对于实体药店来说,未来实体药店竞争的出路就是专业化服务,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恰好可以给药店提供专业化服务,利用远程诊断能力赋能药店新零售场景。

截至年12月31日,中国有超过55万家药房。药房对人工智能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鹰瞳科技目前与高济医疗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并增强其竞争力及服务能力。

“充话费送手机”

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在年、年、年上半年分别为53%、61%、64.1%。毛利率上涨主要得益于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增长至70.8%。

鹰瞳科技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主要是SaaS按次收费,这其中又包括两种,一种是根据API请求量收费;另一种是根据客户数量收费。这就意味着,一旦鹰瞳科技的产品实现规模应用,毛利率有望持续升高。

再说得通俗一些,鹰瞳科技的商业模式就好比充话费,自己有手机的,买个电话号码充值相应额度的话费即可,没有手机的,可以买一台,也能参加预存话费送手机的活动,有了手机和号码后,再次充值话费的意愿将明显提升。

与很多医疗AI企业不同,鹰瞳科技不仅提供软件,也自主研发硬件,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将硬件、软件、算法及服务集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且软硬件都有广泛适应性。随着硬件产能和市场接受度的提升,有望实现规模经济。

“要想富先修路”

“每一个最普通的人,都配得上最好的健康服务。”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曾说到。他一直坚信,医疗AI最深刻的价值是在基层医疗。只有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真正的需求,才能发挥医疗AI的最大价值。

鹰瞳科技的商业化进程,恰恰与国家政策不谋而合。《“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到年,要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下,视网膜影像AI的落地应用,或将助慢病防控一臂之力。

今年6月,年最新修订版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施行,条例指出,要将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完善医疗器械创新体系;优化流程,减少审批材料,采纳注册和临床试验默认续期,缩短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时间;优化备案流程,减少备案事项并实行无须提证备案。这意味着,医学影像AI产品的临床试验、审批注册的流程将进一步提速。

未来,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都可以配备一台搭载人工智能视网膜筛查软件的眼底相机,乃至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来建设。

通过这样一台相机,持续把顶尖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延伸至全国各地,为广大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实时辅助分析,推动优质医疗服务能力持续下沉,帮助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县”,惠及更多医生和患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59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