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保险的了解有限,难免会有人对保险存在一些误解,那么买保险有哪些常见误区呢?今天合众人寿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买保险的8大误区!
误区一:买太多或者完全不买
很多不是很了解保险的人会有一种误解:保险要多买几份,万一发生了不幸,可以多获得点赔偿。还有人看了个别案例之后,就认为保险是忽悠人的,花了钱还得不到理赔。
其实购买保险,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规划。如果购买太多,却不懂得管理,很可能因为缴费不及时造成保单失效,或者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压力;而完全不购买,则忽略了生活中存在的隐形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对家庭可能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误区二:只给孩子买,不给自己买
小孩是比较脆弱的群体,所以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优先给小孩买保险,然而实际上最需要保险的应该是给家庭提供经济来源的大人。如果家庭中已经有了给孩子的保障,那么我们可以为自己考虑搭配成人的终身重疾保障和低价风险保障组合,以此来解决家庭基础保障问题,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保障,只有父母保障到位,孩子的成长才有依靠。
误区三:忽略风险保障,追求利息回报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生活不被改变,而不是用来赚钱。因此,看到那种高额回报的保险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投保收益,毕竟保险是一种稳健的保障产品,而不是短期获得高额利润的工具。
误区四:一款保险,保障所有
买了保险就是万能的,不管大病小病还是发生什么事故都能赔付,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保险分为不同的险种,光是人身保险就分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各个险种的保障范围也不一样,比如说人身意外保险只承保因意外伤害而造成的身故,因疾病而造成的身故则不在保障范围内。所以说,买了保险并不是万能的,只有购买相应险种,才能获得对应保障。
误区五:不看等待期,认为投保即生效
等待期又称观察期,是指自被保险人获得被保资格之日起计算的一段时间,经过该段时间后,保险人才对被保险人因疾病而发生的医疗费用承担保险责任。在此期间,尽管保险合同已经生效,被保险人已获得被保资格,但保险人并不承担给付保险金义务。在等待期内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赔,主要是怕有人带病投保,发生“逆选择”。医疗险的等待期一般是30天,重疾险的等待期一般是90天或天,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保单生效就能保障。
误区六:错过犹豫期后想退保
犹豫期条款,是指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合同中规定的,投保人于签收保单后,在一定期间内可以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人除了扣除不超过10元的成本费以外,应退还全额保险费的一种特殊条款。犹豫期一般为10天或15天,对于投保人来说,犹豫期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投保人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购买决定,保护投保人的权益,让其有充分时间阅读保单并决定是否要投保。办理犹豫期退保,就能全额拿回保费。超过了犹豫期,大家就不能无损失退保了。
误区七:将电话回访和电话营销拒之门外
“骗人”、“套路”、“坑人”,很多人用这些词来形容保险,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首先我们不否认,的确存在一些无良的保险销售人员向客户夸大保险产品的作用,给很多人造成了误解,然而也不能以偏概全,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任何一款正规的保险产品都是有保险条款的,只要仔细阅读这些条款,了解清楚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客户义务三大方面的内容,被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且能够帮助你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
误区八:不看保险条款
合同条款这么多,先签字再说吧,懒得细看!看合同,一定是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保险合同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不少人看了都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以至于很多人都懒得去认真阅读条款中列明的保险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更别提仔细分析了。殊不知,当意外不幸发生时,能够帮助您有效获得赔偿的正是这些专业术语。因此,在保险营销员的指导下,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