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拒赔的理由,大概很多人都有话说,包括从来没有买过保险的人。
知乎一篇热文中,聊到拒赔的原因,大部分拒赔的理由,都是因为过往疾病遭到拒赔。
其中有50%因为未如实告知,40%既往病史,剩下10%是其他的因素,在投保的第一步就决定了后面保险公司有没有理由拒绝你,所以,这篇文章对你来说非常的重要。
买保险,第一步没有走对,后面步步错。
保险拒赔理由千千万,而健康告知拒赔的概率最高,且最容易被忽视,为了让保险公司没有理由拒赔,这次财智实验室决心教会你看懂健康告知。
01健康告知是什么
健康告知是在买保险时,需要突破的第一关,这关过不了,就买不了保险,或者以后也会成为保险不赔的理由。
填这个的意义就是,方便保险公司判断你的风险高不高,能不能承保,所以如果没有如实告知,那就会导致保险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判断失误,后期就没有办法赔给你。
而填健康告知的难点在于,你不知道到底需不需要告知,要告知到什么程度。
同样是健康告知,险种不同,需要告知的也不同。
A寿险健康告知可以看一下A寿险的健康告知,这个健康告知会严格一些,问题会相对较多。
需要注意的关键词:过去两年内、近一年、是否参加、是否目前或曾经患有。
投保的时候,每一项的疾病问询,根据提示的时间进行告知。
比如:第1项写的是过去两年内是否有被拒保,那么五年前的事就不在此范围内。
同样是问询,有的寿险问的是“是否曾”,那就比第1项来的要严格,如果有被拒保过,两种选择,一是智能核保看能否通过,二是换一款宽松的投保。
B医疗险的健康告知B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比A寿险多出了3倍的告知内容,医疗险的赔付频率最高,发生的概率也高,因此作为保险公司的风险把关,也会格外重视。
划线的地方非常多,也别过于担心,如果最终不符合的话,线上投保很多险种都可以智能核保,可以咨询你的服务人员,看是否可有合适的。
同样,我们要注意一些时间点,和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果没有被问到,或者疾病名称不同,那么恭喜,可以投保,没有问到就无需告知。
这边举个例子,比如结节,不是所有的结节都不能投保,通常会要求你提供近半年的检查情况,需要医生定级别,2级及以下的投保概率较高,不要轻易放弃哦,也是有机会“带病投保”的。
重疾险和医疗险差不多,健康告知都比较多,耐心看完,注意如实告知即可。
02如何告知才正确
客户经常问我们“我有**疾病,可以投保吗?”“告知里面没有问到,我要不要告诉保险公司”,“不告知会不会不理赔?”。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的保险法是“有限告知”,它区别于香港的保险,香港保险投保是“无限告知”,区别就是,前者没有问的不用说,后者没有问你也要补充说明。
这条准则的依据是《保险法》第十六条:
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保险公司写在告知范围内的,我们需要说明,但是没有问的,或者和我们实际情况不同的,无需告知。
还有些客户会问“健康告知没有问到,但是智能核保里面不符合,我需要告知吗?”。
不用!要先弄清告知顺序,健康告知不符合的情况下才需要去智能核保,而不是先智能核保再到健康告知。
So,健康告知没有问到,没有必要再去智能核保。
上面说的是不用说,但有时候该说就说。
这种情况下,健康告知不要“自以为”。
同样一个疾病,医生说定期体检检查就可以,不用吃药,健康告知有问到,但是我觉得填“否”应该没事吧。
医生的建议和健康告知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医生说了定期体检,说明你的身体已经有隐患,中途有可能恶化,也可能一直没事,但终究是已经在身体内了,因此,健康告知时需要如实说明情况。
不用吃药,也没有恶化,且目前只有一种疾病,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智能核保的,所以,为了保证后期可以理赔,如实告知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03如果不符合告知怎么办
如果健康告知无法通过,三种方式可以选择:
1.使用智能核保
选择可以智能核保的险种,点健康告知的“有部分问题”,会跳转到智能核保,增加询问告知,会自动跳出是否可以投保的结论。
智能核保,在未投保的情况下,不会留下记录,可以放心大胆的多试试哦。
2.换个健康告知宽松的险种
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大家看过,有的健康告知宽松些,有的严格些,所以可以多选选,挑选对你有利的险种来投保。
3.试试人工核保或邮件核保
人工核保需要提供相关的检查资料,让保险公司判断是否可以投保。线下投保,一般都是人工核保。
4.尝试预核保
有的险种可以预核保,不算正式的核保,可以提交资料进行判断,不会留下核保记录,不影响后期投保。
04写在最后
买保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情况、财务状况等做出判断和挑选。
投保时一定要注意健康告知,明明白白买保险,保险公司也不会随意拒保,本可以轻轻松松理赔,就不要把事情搞复杂。
如果投保的时候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专业的人,问清楚后再投保,也能避免退保带来的损失。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能为大家解决关于健康告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