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金融圈频繁上热搜,先是基金,后是保险。吃瓜群众关心的并非金融行业本身,而是这个领域的阴暗面难得被曝光了一次。举报者是内部员工,被举报者是保险业老大中国人寿,再加上“造假”这个字眼,想不热都难。
截至目前,举报者的举报内容是否属实,还无法给出定论。但随后出现的保险公司员工跟风“自揭家丑”的行为,让吃瓜群众坚信,保险业确实存在“长险短做”、虚假增员和作假账套钱等问题,是该“清理门户”了。
中国人寿上热搜
在基金暴跌引起投资者担忧的这几天,中国人寿突然登上了热搜榜,好像来帮基金“救场”似的。但它显然没这个心思,而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中国人寿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支公司的员工张乃丹,把自己的顶头上司孙小刚给举报了,举报内容包括3项,内容详细。
比如,孙小刚将长期理财保险产品“包装”成1年定期储蓄产品,欺骗客户购买,承诺高额利息,然后让客户第二年统一退保。又比如,孙小刚伪造客户签字,参加公司的客养旅游、产品宣传以及各种宴请活动,套取客养费、宣传费,冒领客户礼品。
如果这些举报内容属实,孙小刚就是“十恶不赦”的蛀虫了。此事上热搜后,孙小刚很快进行了回应,表示这些举报内容均不属实,将起诉张乃丹。
这里面确实有一些疑点。张乃丹是公司老员工,工作了16年,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举报?有网友认为是“分赃不均”,也有网友认为是两人有私怨,各种说法都有。张乃丹本人也表示,自己因拒绝帮领导报账而遭到打压和排挤,并在年8月被开除。
事情越闹也大,中国人寿的形象受到影响,公司层面必须站出来了,中国人寿方面表示,高度重视此事,已成立专门调查组。黑龙江银保监局工作人员则表示,该局正在研究此事,相关问题有专人负责。盖子被掀开,公众在等待一个说法。
这次事件之所以上热搜,是因为中国人寿的“江湖地位”不一般。根据机构发布的中资人身险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国人寿位居第一。根据年保费收入数据,中国人寿以亿排第一,中国平安以亿之差位列第二。
事件曝光后,中国人寿的股票价格受到一定影响,2月24日收盘跌幅超过2%。但到了2月25日上午,又跟着大盘开始反弹。
该“清理门户”了
很多事情,在外人来看觉得很荒唐,但在圈内人士看来,却是司空见惯。比如,大家都对郑爽“代孕”事件深恶痛绝,但在前几年,徐静蕾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圈内很多女明星在找“代孕”,她自己都有这个想法。
又比如,这次孙小刚被举报的“长险短做”、虚假增员和作假账套钱等问题,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可能是稀松平常。只是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说出来就“犯了忌讳”,坏了行规。
此事上了热搜后,出现了一波跟风,很多保险业员工也纷纷举报自家公司的问题。中国人寿福建分公司漳州支公司一吴姓女员工爆料,因未配合部门经理做虚假保费,自己被无故强制解约。
另外,一名自称是中国平安黑龙江分公司区拓二区员工的网友爆料,公司内外勤相互勾结,造成几百人上当受骗。
很快,中国平安带着满满的求生欲做出回应,表示该举报内容发生在年,当时就已做出相关处理,被举报人冯某已被寿险黑龙江分公司按公司制度开除。
有媒体统计了年上半年的保险业罚单,发现保险公司的问题大多是编制虚假资料和报告、欺骗投保人、虚增客户和虚列费用等,和张乃丹举报的内容如出一辙。这进一步证明,这些问题已是保险业的畸形“惯例”,就看谁胆儿更大,看谁运气更好不被发现。
不管是不是“分赃不均”或者个人私怨,只要张乃丹举报的内容属实,我们都应该为其勇气鼓掌。换一个角度想想,张乃丹为什么没有通过内部渠道而选择在网上举报呢?因为内部渠道的举报往往会石沉大海,严重一点的是举报人反被打击报复。
可见,保险业已经到了“清理门户”的时候,必须进行系统性的彻底整治,难道非要等到内部矛盾堆积、外部失信于民的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