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三年,寿险业老大中国人寿步履不停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丨俞燕

  三年前的年,正值保险业改革年。彼时刚刚上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SH,.HK)总裁的苏恒轩,率管理层为中国人寿确立了“鼎新工程”的新战略。

  转眼三年过去了。三年来,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整个保险业都在经历着艰难的改革转型,尤其是在前所未有的疫情的叠加因素影响之下,这场改革堪称保险史上最难的一次。

  不过,从日前披露的年全行业以及几大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年虽然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但还是保持了正增长,几大头部险企的表现则出现分化,其中,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上市寿险公司的平均水平,保持了基本盘的稳定。

  保险业将彻底告别昔日高歌猛进之势保持低增速运行,将成为常态,似乎已成了业界共识。

  从近期高层到监管部门释放的信号可以看出,年的整体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关键词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1月24日召开的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对于年保险业的监管思路很清晰:“坚定不移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

  在这个新时代,保险业的发展理念亦需发生改变,从以往重规模扩张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唯有在这样的新发展理念之下,回归保障本源才能落到实处。

  在1月26日召开的中国人寿集团工作会议上,新上任的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白涛提出了“两稳两控五提高”的新战略,成为中国人寿系统上下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年是中国人寿“鼎新”工程的纵深推进之年,经过三年的转型,中国人寿从业务结构到经营管理已发生了诸多变化。

  不过,面对新的一年,中国人寿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在1月27日召开的中国人寿年度工作会议上,苏恒轩表示,度过了年这个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富成效的一年之后,中国人寿的“赶考”仍在继续,奋斗永不停歇。

  在新的一年,中国人寿如何“以高质量发展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能否率先走出行业瓶颈?

  鼎新三年,奋楫笃行

  在年的投资者和媒体开放日上,中国人寿在材料上用了一个词:奋楫笃行。这是中国人寿对于鼎新工程改革的态度。

  根据中国人寿的改革规划,鼎新工程的战略内核是承接三大转型、双心双聚、资负联动,时间表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搭框架,三年见成效”。

  年,中国人寿基本实现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从以往的三大渠道向“一体多元”布局转变。

  所谓“一体”是指聚焦于个人客户市场,形成体系化的作战集群;“多元”则是面向机构客群,涵盖银保、团险、健康险等专业渠道。最终实现规模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为此,中国人寿重构了个险业务部门的组织架构,拆分为六个部门,将营销与收展相分离,从而既差异化区隔,又可以提供专业化共享支撑,以实现队伍的差异化、管理的专业化、运作的精细化。

  在销售队伍的融合上,中国人寿的团体和机构客户中服务于个人客户的队伍,转入个险板块。使得队伍定位更加清晰,服务支持更加专业,提升了生产单元的作战能力,使得中国人寿的有效销售人力得到明显增长。在资源配置上,倾斜基层、倾斜一线,推进资源精准投放。

  年全面启动变革转型项目,推进经营机制落地,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多元”销售布局进一步完善,个险渠道月均有效销售人力同比提升9.7%。内含价值同比增长13.8%,总保费首次突破亿元,同比增长8%。在资产负债联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下,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5%,总投资收益率则同比上升7个基点。

  年,中国人寿的改革创新取得多点突破,变革转型项目全面落地,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其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构建“大后台小前端”的模式,后台由数据中心负责聚合和管理大数据,前端的分支机构则完全转向对数据的应用。分布于全国的近3万个职场变成了线下的数字化职场,将其变成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

  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产品负责制,是中国人寿科技运作机制的核心,研发运营一体化,从而实现科技与业务的高度融合。年科技产品制全面落地,科技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据统计,其智能机器人在销售、服务、运营、财务、风控等领域的日均提供智能服务超过万次。

  经过三年改革,中国人寿的跨触点服务体验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生态更加多元,集约共享实现关键突破。APP注册用户1.1亿人,年实名用户月活万人。小额理赔时效缩短至0.13天。此外,“科技自立自强”提前两年达成信创建设目标,建成行业首家信创混合云,数据加工处理能力提升10倍。

  经过多年积淀,中国人寿在资负管理上取得明显进步,有效抓住配置时点,通过运用各类投资工具,提升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资产久期拉长,能够成功应对周期波动,保障经营安全;资负联动有效支持了产品创新。

  奋楫笃行三年以来,作为老牌国企的中国人寿已悄然发生了诸多变化。其鼎新工程改革项目亦受到业界的认可,还入选了“《中国金融展望蓝皮书》优秀改革案例”。

  当然,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作为体量巨大的行业龙头中国人寿来说。在年的媒体开放日上,苏恒轩曾表示,市场上其实有很多诱惑,公司“怎么样保持战略定力很关键”。

  在奋力改革之时,中国人寿作为中管金融央企,积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坚持将贯彻落实工作与重点工作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五大振兴”,承办经办防贫相关项目50余个,在“三区三州”等帮扶地区的个投资帮扶项目全部精准落地实施。

  截至年底,中国人寿累计投资实体经济超2.7万亿元。政策性健康保险惠及万困难群众,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近32亿元。补充医疗保险承保人数同比增长60%,累计落地48个城市定制医疗险项目,投保客户近亿。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积累准备金约1.7万亿元,老龄保险业务覆盖万人。

  稳字当头,继续“赶考”

  在疫情叠加影响因素之下,近两年来保险业一直处在低迷期。在这样的态势下,中国人寿无论是年还是年,仍保持了来之不易的保费增速,经营效益亦不断提升。

  鼎新工程收官之后,中国人寿依然将奔赴在“转型与发展赶考之路”。

  年已开局,在前一日的中国人寿集团年工作会上,白涛提出“两稳两控五提高”的高质量发展新战略,即:“稳增长、稳地位,控成本、控风险,着力提高党建引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协同发展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产品服务创新能力”。

  根据该战略,中国人寿的保险板块肩负的一大使命是要强化市场对标,在回归保障本源上引领行业。

  苏恒轩表示,公司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守初心、稳发展、提质量、防风险”四个重点,要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升保险服务供给能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担负起稳发展的重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之下,作为行业“压舱石”的中国人寿,其稳健发展尤为重要。

  多位券商分析师报告指出,从短期来看,保险业供需严重错配,负债端低迷情况修复滞缓。不过,从长期来看,行业最差的时点终将过去,伴随行业逐步重构、康养需求日益旺盛,保险业将走向发展与增长的良性循环,资产、负债两端有望获得趋势性改善。

  基于这个的形势,无论是对于中国人寿还是保险业,保持心态和战略的“稳”尤为重要。亦有业内人士指出,改革最难就难在保持战略定力,而改革最大的成本便在于朝令夕改。

  在“两稳两控五提高”的新战略之下,中国人寿的“稳”字内涵有三个重点:稳队伍、稳客户、稳发展。

  渠道,是金融机构必争之地。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代理人渠道是重要的护城河。不过,如今已不再是靠人海战术决胜市场的时代。Z世代已成长为“社会人”,现有的代理人队伍无法适应客群和保险需求的变化,已成为诸保险公司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提质增效成为渠道改革的破局之道。近年来,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保险巨头对低效代理人队伍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清退,以代理人提升质态。叠加互联网和银保渠道的冲击,加之疫情之下增员难的现实,近两年来全行业的代理人队伍有不小的缩水。

  此外,年,新版的《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发布,首次提出“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概念。该新模式的落地,亦对代理人队伍的结构的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以中国人寿为首的传统险企来说,面对新时代之中的新客群,聚焦于多样化的产品、更具把控力的渠道、具有高价值的客户,提升代理人自身专业素质尤其是综合金融素养,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在苏恒轩看来,当前行业面临的短期挑战是行业结构与新的供求平衡形成的阵痛期,中国保险市场仍是最具潜力的市场。全行业正在加快转型,新的发展模式加速重构,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变革,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因此,中国人寿的“赶考”仍在继续,奋斗永不停歇。

  高质量发展,立三大支点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人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苏恒轩总结为三个重点:“强科技、强服务、强能力”。

  基于长期历史数据积淀和互联网连接效应,使得中国人寿汇聚了大量的数据资源。经过三年的改革,中国人寿无论是科技赋能还是服务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国人寿全面实施的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实现了科技与业务的高度融合。

  建立平台化业务能力是国寿科技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用数字化平台达成生态化资源汇聚,个性化消费者连接,实现公司的商业价值。尤其是,从技术中寻找服务供给增量突破口,从人工、“技术系统辅助+人工”到多媒体客户联络中心不断演进。

  在打造云端服务上,中国人寿率先推出业内首个“99%自助办理+1%远程交互办理=%线上办理”的保单服务智能链条,实现了服务上的四通八达。革新推出“空中客服”服务模式,将服务网点从“线下”搬到“线上”,打造保单服务“天空之城”,解决了复杂业务线上无法自助办理以及自主操作困难的问题,满足客户不跑腿办理保单服务的需求。其“中国人寿云共享作业”则可实现跨省通服务,不受空间局限,客户可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任意柜面办理业务,免去客户保单转移流程。

  在新时代,中国人寿在科技、服务和能力的提升上,又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苏恒轩要求,在新的一年,中国人寿要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创新,紧抓重大变革项目,紧抓重点变革领域,紧抓数字化创新突破,紧抓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

  此外,将大力推进销售队伍转型升级。坚持销售队伍稳中固量、稳中求效,强化制度经营,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基础管理。

  同时,要努力保持规模质量双领跑。确保市场主导地位,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加大协同发展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在强化运营与服务能力提升上,要做精做细客户体验,由点到面推进数字集约,进一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转型发展的同时,中国人寿亦需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人寿要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风险治理,不断创新风险防控方式方法。

  在中国人寿集团召开工作会议的当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可以想象,数字经济将成为发展的新引擎。新时代的保险业以及新时代中的中国人寿,将如何借此东风走出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呢?

  “路虽弥,不行不至”,随着诸险企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复苏可期。

  图片: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5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