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辉
本报记者吕红星
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影响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生态。
年哪些险种的发展让人印象深刻,行业监管态势如何?在未来几年,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是否能超越美国?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辉。
健康保险和车险引人注目
中国经济时报:年哪些险种的发展让您印象深刻?
田辉:年的保险产品结构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截至年10月末,健康保险实现了亿元的保费收入,保费规模已经超过了年全年水平(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为24.2%,显著高于年的水平(22.8%),健康险成为新增长“发动机”的态势愈发明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险。截至年10月末,车险实现了亿元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仅为3.82%,而占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比重更是首次跌破了60%。车险“一险独大”地位的进一步动摇既与疫情因素有关,也与车险综合改革导致车均保费下降有关。有些险种方兴未艾,亟须持续激发和维护消费者投保热情,有些险种则亟须提质突围,保险公司必须直面如何在改革压力下调整业务发展战略的考验。这是当前保险业向高质量转型进程中的典型图景。
在总量和结构之外,年的保险业发展还有很多新动向。例如,外资保险公司焕发了新的活力、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网络互助业务的繁荣和隐忧同在等。总体来看,从年到年,我国保险业始终处于调整转型状态,或者说处于量变不断发生、质变悄悄酝酿的进程中。这也是一个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收”和“放”有机结合,促规范与促发展相同步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保险业的监管成为热点话题。在监管方面,年保险行业监管态势如何?
田辉:近年来,银行保险业在监管的同时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导向是十分鲜明的。如果说“十三五”前几年监管导向可能更加注重“收”的话,近年来则更注重适当地“放”,以期在发展和稳定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
一方面,自年下半年以来,保险业严监管的态势并没有动摇。比如,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对已经连续三年开展的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7月,银保监会宣布对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等4家保险机构实施为期一年的接管;8月,《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年)》发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推动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率先落实《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机制”。不论是市场乱象整治,还是处置高风险机构以及强化公司治理,都是以往严监管行动的延续,其目的在于巩固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业已取得的积极成果,为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为更好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力度也在明显加大。比如,在投资方面,银保监会取消了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有助于保险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在销售方面,新近出台的《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首次提出了“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概念,为我国保险代理人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产品方面,《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在年发布以来首次进行了修订,重大疾病病种数量由25种扩展到28种,并放宽了部分定义条目的赔付条件,显然有助于进一步增加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收”和“放”有机结合,促规范与促发展相同步,年的保险监管正体现了上述特点。
保险业在短时间内赶超美国不太现实
中国经济时报: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越1万美元大关,有观点认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保险市场将迎来强劲的发展趋势。在今后几年,中国的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对此,您如何看待?
田辉:这个观点实际上指的是保险研究中颇为盛行的“S曲线”。这种观点认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保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S曲线”来衡量。在“S曲线”的底部和上部,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或者很高的阶段,保险市场增长与GDP增长同步或者更慢。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迈过一定门槛的中部阶段,保险市场增长会显著快于GDP增长。不少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这条“S曲线”确实存在,保险市场高速发展所对应的GDP发展水平为人均GDP超过美元到3美元之间。这个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意味着一国中等收入人群开始显著增长,民众对生老病死和手中所持资产的风险保障需求显著提升,保险业自然面临巨大的发展窗口。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保险市场的发展都必然契合“S曲线”。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受到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由政策、制度、监管、法律等构成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至于几年之后超越美国的观点,我认为,有些乐观。自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前十大保险市场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排名逐渐上升。“十三五”时期,我国保险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年超越日本成为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然而,尽管我国的保费规模与经济规模均排名全球第二,但中美保险市场的差距仍显著大于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年,中国GDP占全球的份额超过16%,但保费收入只占全球份额的9.8%。相比之下,美国GDP占全球份额接近25%,但保费收入占全球份额的39.1%。不过,赶超并非是当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关切点,如何充分发挥保险的核心功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关键。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各门类中,保险业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态势,这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安全都有所掣肘。未来,我国保险业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中心目标补短板、强功能,提高保险普及率,进一步壮大保险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