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文文大保贝儿
一个能直接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你的脚后跟部保险博主。
真是要炸了锅了。
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要下降:
下调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已经达成共识。
可能会降至3.0%,然后有可能会“动态调整”到更低。
这个对咱们有啥影响呢?
评估利率直接影响到预定利率,也决定着保险产品定价与收益。
最终的结果就是——
未来,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的收益会降低;
相应的,重疾险、定期寿险的保费会变高。
01
“评估利率”与“预定利率”
(1)关于“评估利率”
“评估利率”是保险公司计算准备金用的。
有小伙伴买保险的时候会担心——我现在买了保险,会不会以后保险公司没钱赔给我啊?
这都是多虑了。
因为保险公司一早就给这个钱准备出来了。
我简单给大家算一下:
比如说隔壁老王买了3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险公司就会按照“评估利率”进行推算,把够隔壁老王理赔的钱给先准备出来。
假设隔壁老王在30年后出险,那按照3%的评估利率计算,保险公司要准备12万多;
但如果按照3.5%的评估利率来计算,保险公司只要准备10万左右。
不要觉得这2万块钱没多少,保险公司可不止隔壁老王这一个客户啊,总得算下来,这个数字就非常夸张了。
“评估利率”也不是保险公司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这个也是监管设立的,主要参考“10年期国债”和“行业平均投资收益”进行计算:
“评估利率”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很关键的,因为一旦定高了,保司准备金不够,未来兑付就会成问题。
(2)关于“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就是“产品定价的天花板”。
像现在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再优秀,内部收益率也就3.49%顶天了。
这就是由“预定利率”决定的。
“预定利率”会影响产品定价。
(3)两者的关系
监管曾经明确说过,“预定利率上限”必须参照“评估利率上限”。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么,评估利率下调,也会带动预定利率下调。
从4.%到3.5%,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的收益在降低。
反之,重疾险跟定期寿险这些险种的保费就会变高。
02
为啥要下调预定利率?
“评估利率”的参考值有两个,一个是10年期国债,一个是保险行业实际投资收益。
10年期国债近年来的走势,虽然有波动,但是大趋势就是一路向下的:
保险行业实际投资收益,那就更不用提了。
大环境不行,保险公司也无法独善其身。
更何况,保险公司受监管束缚,投资大都很保守,经济大环境不行,保司自己也赚不到钱。
他都赚不到钱,他拿什么给你呢?倒贴吗?凭啥啊?
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不是慈善机构,自己是要赚钱才能正常运行下去的;
给到我们的保单收益越高,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就会越大。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为了让保险市场长期稳健发展,就要把储蓄险的收益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一旦利率设计过高,保司后期投资能力跟不上,就可能造成利差损风险。
这个之前确实是有过深刻的教训的。
“利差损”在90年代的时候就发生过一次,当时央行连续降息,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从96年的7.47%,降到了99年的2.25%。
而在利率快速下行的10年间,保险公司还在卖终身复利率5-8%的储蓄险,给自己埋了一个大雷。
后来为了防止暴雷,保监会在99年6月的时候,把保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定为了历史最低的2.5%,延续了14年。
那之前的烂账为什么没事了?
因为在预定利率2.5%的14年间,保险公司卖出了大量的低利率储蓄保单,用割后人韭菜的方式,来补贴给前人的稳定高收益。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X安、X寿的保险“性价比”那么低了吧?
没办法,之前的烂摊子实在是太大了,必须要一茬一茬的割后人的韭菜才能填补上。
我国的保险行业是强监管行业,有银保监兜底。
保险公司想要长期兑付复利接近3.5%的保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现在的大环境,就是利率持续走低,那么监管要求调整预定利率,就是必然的结果。
这样的举动,不仅是考虑着保险公司,更是为了能让大家安心、放心地拿好手中的保单。
监管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03
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险为啥这么火?
核心原因还是保险公司跟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存在剪刀差。
无论你说强制储蓄也好、终身复利也好,刚性兑付也好。
最终大家的落脚点就一个,你的利率有多少?
而终身3.5%的复利,跟3.0%的复利,单利上大概会差多少呢?
文文大保贝儿做了个表格大家可以看下:
首先,同样是无风险利率,作为长期利率锚的十年期国债,当前的利率在2.8%左右;
但是能终身锁定利率的保险,目前的利率仍然接近3.5%,明显存在利差。
其次,保险是复利,锁定的时间越长,收益率越可观;
而安全性和保险相当的国债、银行存款等,都是单利计息,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长期储蓄,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复利,存的时间越长,收益率就高。
像一些不错的增额终身寿险,30年后折算成单利,差不多有6%。
这是其他无风险理财产品,根本做不到的。
要不然你觉得,凭啥储蓄险能出圈?
要不然那么多聪明的钱,为什么都大把的买入储蓄险呢?
04
聪明人,顺势而为
前几年有句话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简言之,就是“顺势而为”。
除非你这辈子,都坚定不买商业养老险、增额终身寿险了,否则错过了目前的时间窗口,以后确实就没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了。
时间不能倒流,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而不是由着性子、任凭感觉。
什么时候是储蓄险的买入节点?
每逢保险的利率,高于5年期存款利率的时候,就是一个买入的节点。
在这个节点买入,就是在薅时代的羊毛。
只是,现在这个买入节点,可能要消失了。
所以我也只有一句话,好好珍惜当下的高收益产品。
以后再推出的新产品,收益就没有现在这么高了。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尽早考虑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