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四大保障型产品是指:
重疾险、寿险、意外险和医疗险
这4个险种,对于个人或者家庭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不同保险面对的风险不同,所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也不同。
但是购买的时候,有的说先买这个,有的人又说先买那个。
到底怎么买才是科学的呢?今儿我们具体聊聊。具体如下:
●人群的先后
●了解的先后
●险种的先后
●产品的先后
人群的先后
1.先大人,后孩子
很多人接触保险,都是从给孩子买开始的。
因为做父母的,总觉得孩子很脆弱,给他/她最完善的呵护才更好。
所以,不少年轻的夫妇都这样认为:
“我有社保呢,先不用管我,给孩子先买上吧”。
相信屏幕前不少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保险”不同于日用百货,它的本质作用是解决疾病和意外导致的“财务”问题。
保险并不能避免疾病和意外的发生,只是去弥补“钱”的缺口的。
而一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全部来自于有劳动能力的“我们”——家庭支柱。
只要家庭支柱能劳动、能工作,收入就不会中断。
因此,我们每一个家庭购买保险,都要从“家庭支柱”保起。
万一发生风险,保险赔偿的钱,也是为了弥补“收入中断”的缺口。
而孩子即使生病或不幸遇到意外,对父母工作的影响也是一时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是致命的。
另外,从疾病角度来说,成人的大病患病率远高于婴幼儿。
所以,孩子的保险完全可以放在大人之后购买。
很多人觉得,也差不了两天,先买谁都一样。
但无数的意外事件从来都不会留情面和时间:
年10月10日,江苏无锡高架桥侧翻,3人遇难。年10月24日,上海金沙江路交通事故,2死12伤。………说那么多好像在吓唬人一样。
没错,我就是想吓唬你一下,希望有用!
2.先大人,后老人
除了给孩子买保险,其实很多年轻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身在家乡的父母。
没错,不在父母身边时,能为父母做一点事情都是温暖的。
但道理跟上面“先大人,后孩子”是一样的。
家里赚钱的主力不再是父母,而是正值壮年的我们。
我经常告诉向我咨询的朋友,给父母买了保险,也不要完全依靠于保险。
因为实话讲,健康保险都是要问到健康告知的。
我们真的对父母过往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么?
健康告知里的情况真的都完全符合吗?
可能多数人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
因此买了之后,万一有疏漏的,理赔时遇到麻烦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面对家里的老人,基本的现金储蓄是一定要有的。
保险也要买,但一定不是最先要买的那个人。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家庭中的“关键人物”都是我们自己。
先给自己买足保险,一定没毛病。
了解的先后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买保险都是先从哪一步开始的。
是不是都是被某某推荐或转发了一款保险产品开始的?
相信不少朋友是从这一步开始的。
在还没有搞清楚保险的真实功能和作用时,就已经开始上手产品了。
这其实是一个“蒙着来”的行为。
因为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认为保险就是报销医疗费用的,或者是一种可以赚钱的理财产品。
所以只要“觉得”产品“好”,那就可以买了。
不知道这样买下来保险的朋友,有多少是想吃后悔药的......
保险的购买,一定要了解清楚其本质意义功用后,再去看产品。
一个重疾险,就能分出至少6大类,你知道哪一类才是最需要的么?
为什么消费型是适合自己的?为什么返还型的不建议买?为什么买定期不买终身?为什么买重疾险可以不带身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为什么?
都源于一开始没有正确“认知”保险造成的。
所以,买保险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知”保险。
文章一开始,我就告诉各位从哪里可以清晰的知道每一个险种的意义功用了。
第二步,剖析自己的风险情况,规划每一种保险该购买多少。
这是专业的一步,虽然我的文章中也讲过如何规划,但看(lan)不(de)懂(kan)的人可以直接交给北斗哥就好。
最后一步,才是从“绚烂多姿”的保险产品中挑出属于你的“那一朵”。
所以,了解并购买保险的先后顺序,一定要“先认知,后产品”。
纵使你是从产品入手的,但整个购买过程中其实也一直是在补“认知”的空缺。
相信我,捷径是没有的。
你走的“捷径”,很可能是带你迈向了“坑”。
险种的先后
除了我说的4大保障型险种以外,其实保险还有年金险、分红险、投连险等等“投资属性”更强的险种。
这些险种,比保障型险种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一些。
因为保障型险种天天讲的都是“生老病死”。
而投资型险种却演示“收益如何”,这是一个让人更开心的事情。
所以,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4月份,保险公司都会向客户重点推荐“理财型”保险。
朋友圈里时常会见到这样的宣传:
看起来真的非常“诱人”,天上掉下来了“馅饼”。
具体这类保险到底好不好,该怎么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