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保险几十年后会不会不值钱

刘军连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4/9103169.html

从事保险这么多年来,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对保险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

曾经有个朋友,主业是投资,有一次聊到保险,就被他吐槽了一番:

现在通货膨胀这么严重,我买50万保额重疾险,二三十年后肯定就不值钱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自己去投资,还划算些。

是不是感觉挺有道理的?很多稍微懂些投资的,持这类观点的特别多。

但实际上,这里面隐藏了许多偏见和谬误。

今天好好和大家说说这件事。

01风险和意外随时都在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商品,买了之后都会贬值,比如衣服、汽车、洗衣机、空调...

那我们为啥还要去买呢?

很大原因是,我们当下要用。

「50万保额,20年后就不值钱了」这句话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预设了前提:买了保险当前是没用的,只有二三十年后,年纪大了,才能用得到。

从概率上说,确实如此,年纪越大,疾病风险越大,这是我们的常识。

但概率针对的是对群体,对个体而言,是否发生风险,只有0和%的区别。

而且年轻人发生疾病、意外的概率并不低,根据平安人寿年第3季度的理赔报告:

其中理赔占比最高的是41-60岁年龄,18-40岁理赔紧跟其后。

也从侧面说明了,风险并不是几十年后才发生的,而是当下就有,随时都在。

(注:61岁以上理赔占比低,并不是因为他们疾病发生率低,而是这代人往往没有保险。)

很多客户之所以纠结,还是“获利思维”在作怪:

一年一万保费,二十年交20万,保额50万的重疾险。

假如刚交1万块出险,感觉保险很有用;交了5年出险了,5万赔50万,保险也有用。

但交了保费,二三十年后才出险,很多人就感觉没啥用了。

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一方面,保费累积也有2、30万了,理赔的保额50万,杠杆变低了;另一方面,多年以后,赔付这50万可能还不够用。

但实际上,保额通胀的同时,保费也在通胀。

02保额在通胀,保费也在通胀

比如某重疾险,张三现在购买了50万保额,缴费期30年,每年。

假设未来通胀率为3%:

30年后,50万的保额只相当于现在的20.6万;

保费呢,元只相当于现在的多元。

虽然保额缩水了,但保费的压力同样也减轻很多。

而且,这30年里,我们的收入和家庭财富还会继续增长。

过了些年,看到50万的保额,感觉不顶事了,一方面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更有钱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否认当初保障计划的合理性,而是要思考当前的保障是否足够充分。

保险行业一直有个「双十原则」,即家庭保障支出要占到总收入的10%,保额要能覆盖未来10年的收入。

当然,这只是个理想状态,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但这个原则传达的思路更重要,保险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随着通货膨胀、家庭财富的变化不断调整。

刚入社会,30万的重疾保额,可能就让我们倍感压力;但工作多年以后,不断升职加薪,保费支出在家庭财务支付的比例会越来越少,30万的保额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保障作用。

这时候,适时地增加点保额,才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毕竟家门口的茶叶蛋都涨价了,我们的身价难道不跟着涨点吗?

03不必每一分钱都要抗通胀

通胀对家庭财富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9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