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实现老人老有所养已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人买一份保险,就是给家人提供风险保障。
4月23日,在福建福州,一名76岁老人购买了一份百万保险,需要连缴20年保费,家人认为保险公司业务员忽悠了老人,老人怎么能活到那个岁数?
女子介绍说,去年爷爷因病去世,在遗言中提到,最近几年一直用奶奶的名义,购买了一份泰康盛世人生两全保险,能申请万元的理赔。
随后,女子在爷爷的房间中找到了这份万元的泰康保单,每年需要缴交5万元,一共缴纳20年。
但是保单的保费交了五年就停掉了,目前是断缴状态,20年期限未到,也无法申请理赔。
女子详细查看这份泰康保单,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爷爷是以奶奶的名义进行投保的,但奶奶的职业写的是“古董商人”,年薪是万元,可实际上奶奶每个月只有元的退休金,是一名退休工人。
此外,保单上的三方签名(投保人、被保人、监护人),都是同一个人的笔迹。
女子认为,老人在买保险时,已经七十多岁,不管从年龄还是经济来看,都无法继续再交20年,这一点肯定被业务员忽悠了。
女子联系了保单上的业务员,对方称自己已经离职,还说职业信息和签字都是爷爷写的,但都无法提供证据来证明。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分公司表示,暂且不论是否为代签,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这份保单已经连续五年缴费,并且付款账户都是投保人的存折,视为对保险合同的确认。
从流水来看,奶奶存折的账户确实向保险公司打过款。
随后,女子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反映了情况,并且申请进行笔迹鉴定。
在笔者看来,女子对泰康人寿持有异议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老人购买保险时已经年过七旬,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务员应该让家属知情的。
在这件事上,从事保险行业的业内人士称,按照规定,向60岁以上老人销售保险时,要求全程录音录像;若被保险人是未成年人,则对监护人进行录音录像,以减少日后的争议。
也希望泰康保险公司能够尽快出示相关证据,回应家属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