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对寿险业务的认识,我觉得是盲人摸象。“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6月4日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寿险是为客户提供生老病死残风险保障的,不是为客户提供“投资首选”的,目前寿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偏离了保险的本源。
(更多完整内容,欢迎点击V课视频收看)
突出理财、弱化保障的寿险模式不可持续
万峰认为,真正的寿险主流业务是理赔,不是资金管理。寿险的职能是提供长期风险保障,其依靠积累、长期、稳定的客户,才能够平衡风险,从欧美、日本等地区的寿险市场发展经历来看,均先发展保障,后提供理财,而我国近年来则突出理财、弱化保障,这对于整个寿险行业的发展不可持续。
万峰进一步解释道,寿险的发展要求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而并非“资产驱动负债”。所谓“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万峰认为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为了满足资金的需要而去配置负债。他举例称,比如我先找一个投资亿的项目并签订8%的回报,然后再设计一个回报率为5%的保险产品,拿到银行去卖。
“这叫保险吗?我认为这不叫保险,这完全是为了项目而筹集资金。”万峰认为,资产驱动负债这一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按照一般的寿险规律来讲,应该是先有负债管理,后有资产管理,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想要改变这个规律,我觉得是非常难的。”
寿险创新的方向是为社会提供保障
据保监会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人均保单数为0.7,日本为1.57,韩国为1.65,台湾地区为2.4,中国只有0.09;在保额方面,美国为50万元,日本为39万元,韩国为18万元,台湾地区为13万元,中国不足4万元,其中人均寿险保额仅为元。
万峰表示,在监管部门和社会都在重视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同时,保单数量和保额才是反映保险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他强调,寿险的发展和创新方向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险保障,而不是为了积聚资金去搞投资。
近两年来,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险产品日益火爆。这类保险产品的共同特征为保障低、期限短、收益高,比如动辄7%-8%的“年化回报率”,保险期限只有1-2年,保险产品更像是理财产品。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保险姓保,应多些保障少些噱头》为题的文章,指出“奇葩保险赚钱容易,却滋长了险企的投机恶习。保险业要做大做强,只有‘保险姓保’这条正路可走。”
5月16日,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作为一名入行35年的保险业老兵,万峰认为这一监管文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亚于年6月10日定价利率一律变为2.5%。万峰分析称,除了保障性产品受波及不大外,其它产品明年可能会受到重创。
万峰认为,未来寿险业务的创新,应该围绕促进保单件数、保险金额的增长,而不仅仅是保费收入的增长。在他看来,寿险创新发展的方向在养老、健康医疗、普通寿险等业务领域。
(文字整理:易东明)
「财经」V课财富精英的思享俱乐部
「财经」V课是《财经》杂志旗下聚焦于金融投资等经济领域的全媒体社群产品,致力打造中产精英的学习与分享社群。
「财经」V课每周三定期更新。欢迎扫码或添加V课助手财小二(ID:caixiaoer),收看节目,共享知识盛宴,共探投资之道。
◤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不得对文章进行转载、摘抄、整合及建立镜像等侵权行为。如需转载,请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