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正在调整步伐节奏,从“补偿式”高速发展迈向“回归保障”的发展模式。
6月20日,第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上,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当以“回归保障本源、提升消费体验、服务经济发展——中国平安人寿新时代下的金融实践”为主题介绍了平安人寿在新时代下的金融实践,通过以“回归保障本源、提升消费体验、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开拓业务,全面推动平安人寿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发布会上,丁当介绍称,“年1-5月,公司主力长期保障储蓄型产品在个险新单保费中占比达39.3%,较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公司的主力保障型产品平安福,已累计为客户赔付近亿元,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有效的保险保障。”
1
保险保障是永恒目标,保险业正在跑步回归
如果将保险业置身于政策环境中来看,其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
自年年底,针对一系列风险事件,原保监会提出“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年,原保监会发布“1+4”系列文件,提出“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严防严管严控保险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如此环境下,监管机构与保险公司始终紧绷一根弦。
然而无论保险市场怎样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则依旧是“保险姓保”。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逐渐觉醒,对人身健康的保障需求变得愈加迫切,高性价比的重疾、中端医疗险、定期寿险等产品也由此成为众多保险公司的首选,还有不少险企做出了业务转型,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
作为人身险行业的头部公司,平安人寿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对旗下主打产品“平安福”进行保障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产品的升级也代表着平安人寿未来前进的方向。
通过多年实践,平安人寿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道路,为投保人带去了切实的风险保障和良好的消费体验,也为扶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相信在监管的督促下,平安人寿等头部险企将引领保险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也将日益凸显。
基于目前行业“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发展主基调,平安人寿选择以产品推动业务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提高自身产品的保障能力,将保险的保障作用落到实处。数据显示,年1-5月,平安人寿主力长期保障储蓄型产品在个险新单保费中占比达39.3%,较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作为平安人寿保障型产品的旗舰品牌,“平安福”已累计为客户赔付近亿元,充分发挥了保险保障作用。
2
明星产品“平安福”升级,跟随监管脚步,走“保险姓保”发展之路
“平安福”作为平安人寿保障型产品的旗舰品牌,是一款大而全的组合型产品,主险为终身寿险,包含重疾险、长期意外险、意外医疗险等多个附险。自年上市以来,“平安福”经历了多次升级,不断优化,曾荣获“最具市场影响力保险产品”、“最佳创新型保险产品”、“金牌产品奖”等多项荣誉,深受客户青睐。
目前平安福已更新至版,下面简单介绍平安福()保险产品计划的亮点:
01
疾病保障数量增加
“平安福”最大的变化是疾病保障的数量多了,重疾从原来的80种,变成了种;轻症从原来的20种,变成了30种,提供重疾险基本保额的20%的保障,且不影响种重疾的赔付。
在保观看来,产品保障范围的扩大为原版本较为死板的重疾险带来了根本上的突破,客户在得到“无缝隙”全面保障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的业务带来新的思路。这也是互联网保险产品为应对当下日益多元化的用户需求,而必须做出的尝试。
02
轻症重疾多次赔付
针对恶性肿瘤,“平安福”提供额外第2、3次赔付,有效应对用户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若用户首次发生的为非恶性肿瘤的重大疾病,后续不再享有第二、三次恶性肿瘤保险金。对于轻症疾病,“平安福”最多赔付3次,每种轻症限给付1次。
疾病多次赔付的问题,据资料显示,二次理赔概率中最高的是被保人第一次罹患癌症,第二罹患癌症的概率仍然高达15%,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保多次赔付的产品还是很有意义的。
现阶段,国内险企在疾病多次赔付上做的并不多,“平安福”算是探索路上的先行者之一,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的扩大,疾病多次赔付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03
双重方式涨保额
对于用户十分